IT娱乐:360与瑞星两大杀毒软件的纠葛
2021-01-06中文搜索引擎 编辑:admin
春节将至,网络安全界再起波澜。波兰安全组织爆出瑞星杀毒软件存在0day漏洞,随后360称瑞星的漏洞未得到修补,并开发出临时补丁供瑞星用户下载。与此同时,瑞星也指出360安全卫士在安装进用户电脑时,会私下开设“后门”,此“后门”存在巨大安全隐患。随后,360称将就瑞星“后门技术”事件起诉瑞星……360与瑞星打口水仗已经不是第一次,IT业针锋相对、恶意诋毁的事件也不仅仅来自这两家公司。舞台上娱乐表演的二人转演员互相捧哏逗哏,台下观众捧腹大笑,而这些IT厂商PK的背后,给我们的用户能带来什么呢?
(周鸿祎食言“绝不做杀毒软件”推出360杀毒)
360杀毒的前生今世
说到360公司,就不得不说周鸿祎。当年卖掉3721后,周鸿祎掌管了中国雅虎。离开雅虎后,周鸿祎创建了奇虎网站,同时作为天使投资人投资了一系列软件。奇虎的业务模式不停的转变,从奇虎做社区搜索到奇酷网文分享,再到360安全卫士。再后来,360安全卫士从奇虎剥离,成立了独立的公司。不断的改变也使得奇虎内部员工极为动荡,期间不少人选择了离职。这些变革的推动无疑来自于360安全卫士带来的巨大装机量。
在周鸿祎看来,网络安全与邮件、即时通讯都是上网必不可少的需求,而提供这些服务都应该是免费的。在中国,只有帮网民解决了需求且免费的产品才能占领市场,而产品占领了用户的桌面,各种盈利也都是水到渠成。360安全卫士完全免费,也阻止了木马的肆虐,用户数随之激增,不久便成了装机必备软件。
360安全卫士取得不错的市场占有率后,360公司又推出了保险箱、安全浏览器等应用,并开始与杀毒软件厂商合作,互相推广产品。卡巴斯基、ESET NOD32先后与360合作,进入了中国市场,暴利最终使周鸿祎食言了他自己说过的“绝不做杀毒软件”,360公司推出了“真正永久、彻底免费”的360杀毒软件。免费杀毒软件的推出,终结了业内惯有的卖软件拷贝的模式,终于引爆了一颗炸弹。2009年11月,360杀毒宣布跻身行业三甲。
瑞星老大地位的撼动
就在360杀毒发布的第二天,瑞星2010产品全线免费半年,并展开了邮件营销、在线广告等一系列免费推送举措。但这一切并没有阻止瑞星市场占有率的下降,据艾瑞最新调研数据显示,截至2010年1月中旬,瑞星市场份额下滑至30%,360杀毒软件攀升至33.76%。瑞星在杀毒市场的老大地位终于被撼动。
瑞星称其用户已经达到1.6亿,并在瑞星2010新版软件中推出覆盖所有用户的互联网的木马、恶意网址监测网络的“云安全”概念。诞生于1991年的瑞星毫无疑问是老牌的杀毒软件厂商,提供全系列信息安全产品和服务,无论在个人消费还是企业应用领域,都曾占有巨大的市场份额。
360与瑞星的IT娱乐
“一直在娱乐,从来不杀毒”,摘自一名网友对瑞星的评论。几年前,瑞星杀毒软件设计者和发明人刘旭离职创建新公司,在办理产品上市相关手续时,被网监处定性为“故意传播网络病毒”,产品最终未能上市销售,后被证实瑞星行贿原北京市公安局网监处处长于兵420万元,于兵出手将瑞星当时的“竞争对手”东方微点公司搞垮。
360与瑞星的口水仗开始的具体时间不详,其背后的原因无疑是互相认为对方动了它的“奶酪”,于是网络就开始充斥这样的标题:“360安全中心首页被瑞星软件拦截”、“瑞星云安全称奇虎网被黑客挂马”、“瑞星官网被黑客‘挂马’” 、“360曝瑞星杀毒软件有本地提权问题”、“瑞星曝360‘后门’漏洞”、“360称将就‘后门技术’事件起诉瑞星”……
联想到两家视频网站多次的口水事件,总结IT业的这些事,越来越像身处娱乐圈。任何一款软件都不可能没有BUG,积极寻找不足,及时进行漏洞的修复,产品越来越完善才能获得用户的忠诚。尤其对于安全软件来说,如果软件本身就不安全,那还谈何维护上网的安全,而如果通过维护安全来获取安全以外的利益,只能被用户抛弃。
但是有的公司乐于抓所谓“竞争对手”的“小辫子”,厂商之间互相的恶意诋毁、互相攻击,只能让整个行业恶性循环。在这些厂商表演PK的台下,聪明的厂商已经悄悄改进自己的产品,以求获得用户更多的青睐。毕竟做为用户来讲,他们只关心哪款软件能够保障电脑上网的安全。
IT娱乐业的明天
IT产品找美女明星代言已经不是什么新闻,IT品牌通过与娱乐节目的合作传播也渐渐成为行规。IT与娱乐的结合,表明越来越多的厂商开始熟悉中国网民使用IT设备的习惯、上网的习惯、热衷八卦的习惯。
任何新的产品,只要帮用户解决了问题,就能获得市场。产品利用娱乐的方式炒作,利用“新技术”或者“新概念”的炒作,而不解决实际问题,也许能忽悠一时,但肯定不会持续获得增长。
在互联网时代,微软也已经明白利用卖软件拷贝的盈利方式,已经日落西山。互联网带来的世界大同,使得创新型产品带来无限机遇而获得收益,也创造出了伟大的公司,虽然同为商业公司。国内的IT公司何时放弃抄袭,放弃诋毁,转而努力创新,抱团互相扶持,中国的IT产业才能走向更好的明天。
相关热词: